联系人:陈飞
联系电话:020-87560209
传真:
移动电话:1306632406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东横三路8号广桥工业园A栋105房
Email:gzfd2006@163.com
邮编:510660
联系人:陈飞
联系电话:020-87560209
传真:
移动电话:1306632406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东横三路8号广桥工业园A栋105房
Email:gzfd2006@163.com
邮编:510660
2025年9月6日,由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纤维化整合诊疗专委会2025年学术会议暨ILD多学科融合诊疗与技术创新峰会”在广州实验室成功举办。
飞迪受邀出席本次峰会,展示了目前医疗及科研实验室通用仪器整体解决方案。
聚焦前沿,融合创新,我们首次在广州亮相的骅川Phoenix超低温冰箱升级自动化存储,受到参会专家教授、老师们的认可。
用户原有超低温冰箱内部替换为一体式自动化存储单元,升级为气动式自动化冰箱,不改变原有超低温冰箱的外观和制冷部分,还能使存储容量大幅提升。真正实现无冻融存取样本、精准可靠、高效便捷、全程追溯、节省人力,还可通过气动式传输实现跨楼层、跨楼栋的快速流转与应用。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呼吸、风湿、影像、精准医学等多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治疗新技术、多学科协作模式以及前沿科研转化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峰会在纤维化整合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佳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会议首先由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轮值副主任王磊研究员作开幕致辞,他强调了多学科整合在纤维化疾病诊疗中的关键作用,并展望了科技创新驱动下呼吸慢病管理的新路径。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多位专家带来了涵盖从基础机制到临床应用的多项创新研究成果。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实验室李佳教授分享了AI辅助呼吸慢病DNA甲基化标记识别与检测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李慧教授系统梳理了进行性肺纤维化(PPF)诊治的最新进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惠敏博士介绍了外泌体KL-6作为生物标志物在CTD-ILD早期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实验室苏金教授则深入探讨了PET分子影像在纤维化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在会议的下半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林智明教授提出风湿病的AI研究新思路、温州医科大学王方岩教授探讨干粉吸入槲皮素对IPF的疗效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钟克波教授分享MSC外泌体IIT研究的路径及适应症选择、企业代表鲁斌从工程角度介绍生物样本的标准化储存与智能化管理,东莞市人民医院吴依芬教授分享肿瘤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凸显出技术创新在肺纤维化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特别设置了两场“大咖对话”,聚焦于ILD多学科协作中的临床难点与技术突破。
第一场大咖对话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王佳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洪小平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王梅英教授,就跨科室协作、技术落地与临床瓶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第二场大咖对话由深圳市人民医院刘媛媛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闪闪教授就呼吸诊疗技术前沿探索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专题报告和“大咖对话”阶段,会议特别邀请了广州实验室胡文祥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宇教授、全景医学陈萍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冉鹏程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红卫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杨鹏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傅海燕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饶军华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胡国栋教授及袁飞教授作主持工作。
最后,纤维化整合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苏金教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会议不仅展现了ILD诊疗从分子到影像、从内科到交叉学科的多层次技术体系,更凸显了“融合·创新·实践”这一当代医学发展主题。专委会将继续推动学术交流、技术转化与临床协作,助力肺纤维化诊疗水平提升。
整场会议学术氛围热烈,前沿智慧激烈碰撞。内容多维且紧凑,为与会同仁奉献了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必将推动呼吸纤维化整合诊疗领域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扫描关注,“广州飞迪”官方微信公众号